早强剂

38字数 1426阅读模式

简介

早强剂是指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早强剂能促进水泥的水化和硬化,提高早期强度,缩短养护周期,提高模板和场地周转率,加快施工速度。

早强剂

分类

早强剂按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氯盐类、硫酸盐类、有机胺类以及它们的复合类。

氯盐类早强剂主要有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铝及三氯化铁等,其中氯化钙应用最广。

硫酸盐类早强剂主要有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及硫酸钾铝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硫酸钠。

有机胺类早强剂,主要有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等,其中三乙醇胺最为常用。

复合早强剂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早强剂复合,可以弥补不足,取长补短。通常用三乙醇胺、硫酸钠、氯化钠、亚硝酸钠和石膏等组成二元、三元或四元复合早强剂。复合早强剂一般可使混凝土3d强度提高70%~80%,28d强度提高20%左右。

原理

氯化钙的早强机理是CaCl2能与水泥中的C3A作用,生成几乎不溶于水的水化氯铝酸钙(3CaO·Al2O3·3CaCl2·32H2O),又能与Ca(OH)2反应生成溶解度极小的氧氯化钙[CaCl2·3Ca(OH)2·12H2O]。水化氯铝酸钙和氧氯化钙固相早期析出,形成骨架,加速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同时,由于水泥浆中Ca(OH)2浓度的降低,有利于C3S水化反应的进行,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得以提高。氯化钙为白色粉末,其适宜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5%~1.0%,能使混凝土3d强度提高50%~100%,7d强度提高20%~40%。同时,能降低混凝土中水的冰点,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

含氯盐类早强剂会加速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因此,使用时应对此类早强剂的加入量有所限制。为防止氯盐对钢筋的锈蚀,一般可采取氯盐与阻锈剂复合使用。此外,含氯盐早强剂会降低混凝土的抗硫性能。

硫酸钠的早强机理是Na2SO4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反应生成CaSO4·2H2O,生成的CaSO4·2H2O高度分散在混凝土中,它与C3A的反应较生产水泥时外掺的石膏与C3A的反应快得多,能迅速生成水化硫铝酸钙针状晶体,形成早期骨架。同时水化体系中Ca(OH)2浓度的降低,C3S水化也会加速。因此,混凝土早期强度得以提高。硫酸钠为白色粉末,其适宜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5%~2.0%,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0%的时间可缩短一半,对矿渣水泥混凝土效果更好,但28d强度稍有降低。

三乙醇胺的早强机理是它是一种络合剂,在水泥水化的碱性溶液中,能与Fe3+、Al3+等离子形成较稳定的络离子,这种络离子与水泥的水化物作用生成溶解度很小的络盐并析出,有利于早期骨架的形成,从而使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三乙醇胺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其他早强剂复合用,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02%~0.05%,能使水泥的凝结时间延缓1~3h,使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50%左右,28d强度不变或略有提高,对普通水泥的早强作用大于矿渣水泥。

应用

早强剂可用于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及常温、低温和最低温度不低于-5℃环境,对施工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炎热环境条件下不宜使用早强剂和早强减水剂。掺入混凝土对人体产生危害或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化学物质严禁用作早强剂,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早强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相接触的工程,硝铵类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含强电解质无机盐类的早强剂和早强减水剂,严禁用于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分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钢筋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使用直流电源的结构以及距高压直流电源100m以内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