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槽

128字数 1173阅读模式

简介

急流槽是用于坡度较陡路段的水流不离开沟底的一种排水构造物,其多用于路堤和路堑或边坡平台上从坡顶向下竖向排水流入涵洞或天然水道,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用于拦截水流流入边沟的场合。

急流槽

结构

急流槽的结构组成与跌水相同按水力计算特点,将急流槽分成进水口、槽身和出水口三个组成部分,进出口与槽身连接处因断面尺寸不同,应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

急流槽的纵坡比跌水更陡,受水流冲刷更严重,要求更加坚固耐用,主要纵坡可达67%以上,为了节省投资和结构稳定,槽身倾斜宜控制在100%以内。

急流槽可以采用由浆砌片石铺砌的矩形断面或者由水泥混凝土预制件铺筑的矩形横断面。急流槽的主要尺寸,应由水力计算而确定,其最小尺寸槽深为0.20m,槽底宽为0.25m。对于设计流量不超过1.0m3/s及槽底纵坡为67%~100%时,可参照图3-7及有关设计手册进行选用。

急流槽或急流槽的进水口与沟渠泄水口之间,宜采用喇叭口形式连接,变宽段应有至少15cm的下凹,并做成铺砌防护。急流槽或急流槽的出水口处应设置消能设施,可采用混凝土或石块铺筑。

急流槽应牢固设于地面上,端部及槽身设阶梯形的耳墙,间隔约为2~5m,埋入地面以下,以防止槽身出现位移。当急流槽的槽身较长时,应分段进行砌筑,每段长度以5~10m为宜,各段之间应预留伸缩缝,以适应其温度变形和沉降变形。

施工方法

由于其纵坡较大、水流湍急、冲刷作用严重,所以跌水与急流槽必须用浆砌石块或水泥混凝土浇筑,且应当埋设牢固。一般来讲,截水沟和边沟的急流槽多采用浆砌片石;路堤边坡的排泄急流槽多选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

为了防止急流槽底部被冲刷掏空,在纵坡较大的地段,急流槽进水口于路肩上增设拦水带,拦截路上流水顺利进入急流槽,进水口与沟渠进泄水口之间做成喇叭口式联结,变宽段应有至少15cm的下凹,并做铺筑防护。急流槽或急流管的出水口处应设置消能设施。在高路堤道路纵坡不大的地段,急流槽进水口在路肩上做成簸箕形,引导路面汇集水流入急流槽。

施工规定

(1)跌水与急流槽承担高速水流的泄水,必须采用浆砌圬工结构,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

(2)急流槽的纵坡一般不宜超过1∶1.5,同时应与天然地面的坡度相配合。当急流槽的长度较长时,槽底可分为几个不同坡度的纵坡,一般情况下是上段纵坡较陡些,向下逐渐将其放缓。

(3)当急流槽的长度很长时,应分段进行砌筑,每段一般不宜超过10m,各段的接头处应用防水材料进行填塞,并确保密实无空隙。

(4)急流槽的砌筑应使自然水流与涵洞进、出口之间形成一个过渡段,基础应嵌入地面以下,基底要求砌筑抗滑平台并设置端护墙。

(5)路堤边坡急流槽的修筑,应能为水流排入排水沟提供一个顺畅通道,路缘石开口及流水进入路堤边坡急流槽的过渡段应连接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