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是以水泥、砂、石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搅拌、成型、养护制成,用于承重结构的多排孔混凝土砖,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承重结构,产品代号为LPB。
规格
长度:360mm、290mm、240mm、190mm、140mm。
宽度:240mm、190mm、115mm、90mm。
高度:115mm、90mm。
技术要求
尺寸偏差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尺寸偏差(单位:mm)
项 目 |
指 标 |
长度 | +2,-1 |
宽度 | +2,-1 |
高度 | ±2 |
外观质量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外观质量
项目 | 指标 |
缺棱掉角 | 个数不得多于2个 |
三个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大值不得大于15mm | |
裂纹 | 延伸的投影尺寸累计不得大于20mm |
弯曲 | 不得大于1mm |
强度等级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强度等级(单位:MPa)
强度等级 | 抗压强度 | |
平均值 | 单块最小值 | |
MU15 | ≥15.0 | ≥12.0 |
MU20 | ≥20.0 | ≥16.0 |
MU25 | ≥25.0 | ≥20.0 |
抗冻性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冻性
适用条件 | 抗冻指标 | 单块抗压强度损失率/% | 单块质量损失率/% |
夏热冬暖地区 | D15 | ≤25 | ≤5 |
夏热冬冷地区 | D25 | ||
寒冷地区 | D35 | ||
严寒地区 | D50 |
孔洞率
孔洞率应为25%~35%,开孔方向应与砖砌筑上墙后承压的方向一致。任何一个孔洞,在砖长度方向的最大值不应超过砖长度的1/6,在砖宽度方向的最大值不应超过砖宽度的4/15。
施工应用
施工流程
墙体放线→ 配制砂浆→ 排砖撂底→墙体立皮数杆盘角→挂线→砌墙→清理验收
施工要点
①组砌方法。砌筑240mm厚的砌体,应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组砌方式,且采用一刀灰、一块砖、一挤浆的“三一”砌筑法工艺。
②混凝土多孔砖进场要做好遮雨、遮雪措施,搬运严禁扔摔或翻车倾卸;龄期不足28d或潮湿的混凝土多孔砖不得直接砌筑使用,该砖严禁浇水砌筑,因砖吸收大量水分后在水分蒸发过程中会出现较大收缩,造成墙体开裂。
③砌筑砂浆的稠度宜为50~70mm,采用重量比时,其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石灰膏控制在±5%以内。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成起不得少于3min。
④制作砂浆试块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混凝土多孔砖侧面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
⑤混凝土多孔砖的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特别是混凝土多孔砖(铺浆面)的半盲孔,其内切圆直径不大于8mm,但应保证孔率,确保砂浆铺设能嵌入半盲孔内且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确保墙体的整体性。
⑥堆放混凝土多孔砖的场地应平整,周边应设置排水设施,顶部应采取适当的遮雨(雪)措施。搬运、装卸混凝土多孔砖时,严禁碰撞、扔摔或翻车倾卸,垂直吊运应采用带有网罩或围栅的吊盘。
⑦砌筑墙体时应采用“四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添一刀头缝灰。砌筑质量控制等级不宜低于B级。水平及垂直灰缝应为8~12mm,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7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假缝现象,上下皮搭接不小于120mm。承重墙体不得采用混凝土多孔砖与黏土砖或其他墙体材料混合砌筑。
⑧在墙体上严禁留设脚手架眼。在施工前应对多孔砖进行预排,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以内。在施工中楼面、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允许荷载。门窗两侧一砖宽范围内应采用同等级混凝土实心砖或混凝土多孔砖砌筑。当采用混凝土多孔砖时,应将混凝土多孔砖半盲孔面(铺浆面)向上砌筑,并用同等级砂浆填满灌实。门窗、卫生间、厨房等安装固定部位适当用混凝土实心砖换砌。外窗台应采用现浇或预制窗台板,每边深入墙体不小于240mm。
⑨混凝土多孔砖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由于多孔砖饱和吸水率低、吸水速度慢,相应砌体砂浆硬化速度慢,在未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前不得进行模板固定及混凝土浇筑,一般控制在砌体砌筑完成后20h后或砂浆强度达到1.0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⑩对设计规定的洞口、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开设水平及斜向沟槽;对于宽度不足500mm的承重墙或壁柱不得留置竖向沟槽。对于跨度大于6m的屋架或跨度大于4.8m的梁下支撑面砌体应设梁垫或其他加强措施。
⑪墙体中的竖向暗管宜预埋,无法预埋需留槽时,墙体施工时预留槽的深度及宽度不宜大于95mm×95mm。管道安装完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填实。当槽的平面尺寸大于95mm×95mm时,应对墙身削弱部分予以补强并将槽两侧墙体内的预留钢筋相互拉结。
⑫墙面上不应留(凿)水平槽、斜槽,墙体中不应设水平穿行暗管或预留水平沟槽,无法避免时,宜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凝土水平构件中。当暗管直径较大时,混凝土构件宜配筋。墙体开槽后应满足墙体承载力要求。管道不宜横穿墙垛、壁柱,确实需要时,应采用带孔的混凝土块砌筑。
⑬正常施工条件下,砌体的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遇雨天施工时,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⑭砖混结构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2/3。
⑮砌筑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时,门樘两侧一砖宽度范围内可采用混凝土实心砖或者混凝土多孔砖。采用混凝土多孔砖时,孔洞面应朝上,用砂浆将孔洞填满灌实。窗台宜采用现场浇捣的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或窗台板,两端伸入墙体各500mm。施工时应先浇筑窗台梁、板,后砌窗间墙。
⑯混凝土多孔砖墙体与框架柱、梁的界面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混凝土多孔砖砌体与框架柱、构造柱的界面。框架柱上的预埋拉结筋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埋设,拉结筋的长度、间距和位置必须符合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2根ϕ6的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mm,柱内不应小于40d。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500mm设2根ϕ6的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每一施工段的拉结筋设置应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各处、段的拉结筋应按部位需要做翻样表,按翻样表制作,并按要求埋设)。在做好砌体质量控制的同时,框架填充墙应待砌体完成28d后进行粉刷,在砌体与柱或混凝土墙体结合的界面处(包括内、外墙),应在粉刷前设置细钢丝网片(网片宽400mm,沿界面缝两侧各延伸200mm)。
混凝土多孔砖砌体与框架梁的界面。在混凝土多孔砖填充墙的顶部设一皮水泥实心砖,与框架梁底留空30~50mm,待墙体完成28d(车间、厂房工程不少于14d)后嵌塞C20细石混凝土,沿界面缝每边留20mm×20mm深缝隙在铺设钢丝网之前用1∶3水泥砂浆嵌实抹平。
⑰不能留脚手架眼部位同烧结多孔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