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40字数 2412阅读模式

简介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是以粉煤灰、水泥、集料、水(也可加入外加剂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型砌块,代号为FHB。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规格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按砌块孔的排数可分为单排孔、双排孔和多排孔三种类型。砌块的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技术要求

尺寸偏差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尺寸允许偏差(单位:mm)

项目 指标
长度 ±2
宽度 ±2
高度 ±2

外观质量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外观质量

项目 指标
缺棱掉角 个数不多于2个
3个方向投影的最小值不大于20mm
裂缝 延伸投影的累计尺寸不超过20mm
弯曲 不超过2mm

密度等级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密度等级(单位:kg/m3)

密度等级 砌块块体密度的范围
600 ≤600
700 610~700
800 710~800
900 810~900
1000 910~1000
1200 1010~1200
1400 1210~1400

强度等级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单位:MPa)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平均值 单块最小值
MU3.5 ≥3.5 ≥2.8
MU5 ≥5.0 ≥4.0
MU7.5 ≥7.5 ≥6.0
MU10 ≥10.0 ≥8.0
MU15 ≥15.0 ≥12.0
MU20 ≥20.0 ≥16.0

抗冻性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抗冻性

使用条件 抗冻指标 质量损失率/% 强度损失率/%
夏热冬暖地区 F15 ≤5 ≤25
夏热冬冷地区 F25
寒冷地区 F35
严寒地区 F50

干燥收缩值

干燥收缩率不应大于0.06%。

相对含水率

潮湿地区相对含水率不大于40%,中等地区相对含水率不大于35%,干燥地区相对含水率不大于30%。

施工质量控制

材料控制要点及工艺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是将粉煤灰、水泥、砂石等主要原材料按比掺配,均匀混合,用加有适量减水剂的水适度湿化,经坯料制备、挤出成型养护而成。采用空心砌块成型机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产品性能良好。

①控制要点。裂缝是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质量通病,这和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材料本身的收缩不无关系。因此,选择砌块时应优选干燥收缩值小的砌块。砌块因强度较低,在运输、装卸时严禁用翻斗车倾卸和抛掷,避免砌块破损。砌块、黏结剂、界面剂、专用砂浆、镀锌钢丝网、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等进场必须检验其产品合格证和质保单,对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有监理见证取样,做进场复检。

②生产工艺和功能。原材料的选择。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实践证明,原材料是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优质材料是产品优质的基础。生产优质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必须选用颗粒微细的粉煤灰、清水细砂、清水小卵石(粒径小于10mm)、优质水泥、高效减水剂和纤维素。

粉煤灰的选择。粉煤灰是火电厂锅炉排出的废渣,其排出方式有干排、湿排、混排和分排。不论哪种方式排出的粉煤灰,均可用于生产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颗粒越细越利于提高产品的性能。

粉煤灰的物理性能。粉煤灰为多孔结构,对水的吸附能力大,含水分30%的粉煤灰仍呈松散状态。其物理性能因原煤产地(种类)和电厂锅炉效率的高低而异,差别较大。集料的选择。生产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须掺配相应比例的胶凝材料和骨料。

集料的选择。生产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须掺配相应比例的胶凝材料和骨料。

骨料的选择。骨料在砌块中起着骨架作用,既增强了砌块的强度,又减少了砌块的收缩裂缝。选择骨料应控制粒径,一般采用10mm以下细度的清水卵石、清水细砂,有条件时可采用10mm细度的碎屑或矿渣代替卵石,也可用煤矸石粉或硅灰代替细砂,便能与水泥一道发挥更好的活化作用。

砌筑过程控制要点

①砌块排列图绘制。施工前不做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排列图设计,会致使上下砌块的搭接长度在某些部位偏短,而填充墙使用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施工时如未按要求加设钢筋网补强,会使墙体收缩产生轴心受拉,沿齿缝出现垂直裂缝。

②混凝土导墙。宜在墙体底部设置素混凝土(C15或C20)导墙。底层(无地下室)所有墙体底部都应设置混凝土导墙,这样可以增强底层墙脚的强度和墙体的抗渗性以及增加房屋的耐久性。对于2层以上建筑的墙脚是否设置混凝土导墙,多层建筑最好设置,至少可以统一标高,对施工期间的防水也有好处;高层建筑不宜设置,因为200mm高的混凝土导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将会增加不少墙体自重,对建筑物结构不利。

③严格控制砌块上墙含水率。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孔隙大、吸水率高,抹灰前不进行浇水湿润或浇水不够,砌块将大量吸收抹灰砂浆中的水分,使砂浆水泥水化不能正常进行,抹灰砂浆强度降低。

④控制砂浆饱满度。砌块砌体水平灰缝、垂直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80%,灰缝厚度一般控制在8~12mm;当使用黏结剂干法作业时,灰缝厚度一般控制在3~5mm。在砌筑完上层砌块后,应隔层砌块对灰缝进行二次勾缝。砌块砌筑完成后,墙体应静置一段时间,待结构变形稳定后才能用红砖斜砌将框架梁与砌块顶紧顶实,或用掺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将框架梁底与砌块之间的缝隙灌实。

墙体结构构造控制要点

①砌体的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因特殊原因不能同时砌筑及其他需要留置的临时间断处,施工缝应留成斜槎。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拉结筋的常见设置方法有植筋(埋设)法、专用铁件连接法。

②砌块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间应预留10~15mm的间隙,待墙体砌筑完成后,采用PU发泡剂嵌平实。

③砌块墙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再连续进行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4m。

④在进行管线敷设和箱、盒安装时,应根据尺寸要求,确定好位置,并弹出位置线,用切割机割开槽,不能随意剔凿砌块,损坏砌块墙体。箱、盒安装和管线敷设好并固定牢靠后,将该部位的砌块浇水润湿,用掺107胶的泥水砂浆抹实补平,在大面抹灰之前,钉铺密目钢网片,面积较大的暗装箱背面应钉铺双层密目钢丝网片,以有效防止抹灰空鼓、裂缝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