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路基

51字数 2034阅读模式

简介

分离式路基是将路基按行车轨迹分为下行两幅,按各自的行车轨迹,结合沿线地形、工程地质条件、地物等敷设各自的平纵线型,进行独立设计的形式,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思路。

分离式路基平面距离可根据沿线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确定,线形或宽或窄,纵面高差或高或低,路基设计灵活性和自由度较大。

分离式路基

设计

设计应注意:

一是切实结合地形,遵循“必要、经济、合理”的原则;

二是城镇附近不宜采用;

三是段落长度不宜过长,特别是占用的耕地量较大时,尤其要谨慎使用。

要点

当高架桥桥墩达到一定高度(一般为10m以上),特别是对于分离式路基路段的高架桥,因桥墩较高且中间有宽的中分带,日光照射充足,可考虑在施工完毕后将高架桥下的土地恢复。

就隧道设计方面的节约用地而言,应在总体设计阶段合理确定路基、桥梁、隧道的方案选择和依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分离式路基长度、洞门位置及形式、隧道形式及间距等。

片面追求高标准,不结合地形条件采用高指标,或设计不精细,使隧道洞口接线分离式路基长度过长、分离式路基中间带宽度过宽,均会大幅增大隧道洞门前后路基段用地规模。

作用

在高速公路上,分离式路基是指将高速公路的上行和下行车道分离建设在不同的路基上的设计方式。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采用整体式路基,即上下行车道共用同一个路基。而分离式路基则将上下行车道分别建设在两个独立的路基上,使其相互分离。

分离式路基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有以下几个作用:

1. 提高交通安全性:分离式路基可以有效减少上下行车道之间的交叉冲突和事故风险。由于上下行车道分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交叉穿插的情况,减少了碰撞的可能性。这对于高速公路上的高速行驶车辆来说特别重要,可以提供更安全的行车环境。

2.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分离式路基可以增加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由于上下行车道分离,车辆之间的干扰和阻碍减少,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同时,分离式路基还可以提供更宽敞的路侧边缘,方便紧急停车和应急车辆通行,进一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3. 便于维修和养护:分离式路基使得对高速公路的维修和养护更加便捷。由于上下行车道分离,当一侧车道需要进行维修时,另一侧车道仍然可以正常通行,不会对整个道路的通行造成太大影响。这可以减少施工期间的交通拥堵和影响。

4. 适应未来扩容需求:分离式路基设计可以为未来高速公路的扩容和升级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当交通需求增加时,可以通过在分离式路基上增加车道或者建设新的分离式路基来扩容,而不需要对整体式路基进行大规模改造。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交通需求。

应用

分离式路基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多种场景。它可以应用于山岭重丘和平缓地带,适用于用地紧张和用地宽松的区域,既可以用于环境保护,也可以用于节约工程造价。当整体式路基的应用存在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分离式路基。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离式路基应用场景:

1. 在山岭重丘区的应用:相对于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可以有效避免深挖和高填,避开工程地质病害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分离式路基可以依山势走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从而减少路基防护工程,降低工程造价。

2. 在平缓地带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在平缓地带修筑整体式路基。但在面临局部地势起伏大、征地拆迁困难或昂贵、需要避开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在有水库河谷等对双线往返有较大障碍的平缓地带,采用分离式路基可以有效绕开这些区域,选择另外的线路,分开往返两幅路基,减少障碍区域的用地面积。同时,也能减少填挖方、征地拆迁或迁移文物的工作,有效降低公路建设的总体造价。

3. 绕开用地紧张区域的应用:用地紧张区域通常是局部区域,如果在该区域强行征地或使用土地,可能会加剧该地区的用地紧张问题。采用分离式路基,选择绕开该区域,重新选线,可以有效避免用地紧张问题,同时也能减少公路建设的总体费用。

4. 在长大纵坡地段的应用:分离式路基可以设计成分开的两幅路。在长大纵坡地段,可以选择坡度较小、相对平坦的路线作为下坡路线,使车辆下坡更加安全。同时,分离式路基采用分开的上下行线路,在长大纵坡路段往往能提供更宽的路侧边缘,减少发生车辆冲出道路的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此外,它还可以避免下坡车辆失控导致上下行车辆相撞的事故。

5. 需要扩宽路幅但受限于原有路幅宽度和交通限制的应用:由于早期交通流量较小、公路等级较低,道路的设计宽度较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车辆保有量的增加,道路的服务能力下降,原有道路无法满足现有通行能力的需求,需要扩宽路幅。然而,原有道路可能无法扩宽或成本巨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离式路基设计,重新选线,可以有效降低用地成本。此外,如果原线路受到桥梁、隧道等交通交叉影响,采用整体式路基改造费用巨大,而采用分离式路基则成本较低。

6. 近期低等级、远期高等级公路的应用:采用分离式路基,可以先建设半幅路面以满足近期交通需求,待交通量增加后再建设另一半幅。这种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理念进行设计的方法,既能满足近期的交通需求,又能为未来的工程建设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