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27字数 3410阅读模式

简介

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内墙涂料是合成树脂乳液类,即通常所说的乳胶漆。该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主要来自于乳液中的游离单体和助剂中的有机挥发物,含量都很低,因而绝大多数商品能够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8)的要求。甲醛主要来自防霉剂和某些乳液,对于环保型产品,由于在选用防霉剂和乳液时已经考虑到使用环保型防霉剂和乳液,因而多数商品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于一些质量低劣的乳胶漆,其所选用的防霉剂中甲醛的含量可能会更高,有的普通内墙涂料可能就直接选用甲醛作为防霉剂,甲醛超标可能会很高,因而当条件允许时应尽量不选用这类涂料。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对于涂料中的重金属含量来说,白色乳胶漆中含量极低,甚至为微量。但一些色彩鲜艳的乳胶漆由于使用的调色颜料中含有重金属,因而这种情况下应注意该指标是否会超标。

分类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分为两类:合成树脂乳液内墙底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面漆。

技术要求

内墙底漆的要求

项目 指标
容器中状态 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施工性 刷涂无障碍
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 不变质
涂膜外观 正常
干燥时间(表干)(h) ≤2
耐碱性(24h) 无异常
抗泛碱性(48h) 无异常

内墙面漆的要求

项目 指标
合格品 一等品 优等品
容器中状态 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施工性 刷涂二道无障碍
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 不变质
涂膜外观 正常
干燥时间(表干)(h) 2
对比率(白色和浅色) ≥0.90 ≥0.93 ≥0.95
耐碱性(24h) 无异常
耐洗刷性() ≥300 ≥1000 ≥5000

施工应用

1.施工准备

①施工工具准备。扫帚、铲刀、0~2号砂纸、盛料桶、钢制刮刀、手提式搅拌器、手柄加长型长毛绒辊筒、手柄加长型软纹排笔和毛刷等。

②材料准备。检查涂料是否与设计要求的颜色(色卡号)、品牌相一致,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是否有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合格报告(复制件)以及涂料是否有结皮、结块、霉变和异味等。

③基层检查。基层表面是否牢固、表面是否有残留沾染物、是否有裂缝或起壳现象,旧基层是否有粉化、风化现象,并作相应处理。

④基层条件。基层条件包括含水率和pH值。含水率:溶剂型涂料不大于8%;乳胶漆不大于10%。pH值不大于10。

2.基层处理

①清理污物。彻底清理基层上的玷污、油污、无机酸和有机酸等杂物的污染;

②局部找平。填补凹坑,磨平凸部、棱等以及蜂窝、麻面的预处理等;

③保持基层干燥。基层必须干燥才能批刮腻子。

3.工序衔接

①细部及物件。地面、踢角、窗台应已做完,门窗和电器设备应已安装;

②物件的预保护。墙面周围的门窗和墙面上的电器等明露物件和设备等应适当遮盖。

4.批刮腻子

批刮腻子时,要尽量刮得少、刮得薄,并做好两遍腻子之间的填补、打磨等处理,使墙面平整、均匀、光洁。

5.涂料涂装

①操作要点。待腻子层完全干燥(约需24h)后,用羊毛辊筒滚涂两道涂料,要注意涂刷均匀,不要漏涂。涂装时,一般两人配合,一人滚涂,一人紧接着用软纹排笔顺涂一遍,一般两遍成活,中间间隔应不少于4h。

②注意事项。两道之间后一道涂料要待前一道涂料彻底干燥后再涂刷;对于有配套中涂和面涂的外墙涂料,中涂和面涂要分别涂装两道;施涂时不要蘸涂料太多,以免造成流挂。

6.其他墙面

水性涂料的施工基本上是采用滚涂—刷涂结合的方法或者喷涂的方法涂装。乳胶漆及其他水性薄质涂料的施工基本相同,而乳胶漆涂装时的限制及要求更多一些,例如不能高速搅拌涂料,冬季应当特别注意环境温度等。

质量问题及防治

1.流挂(流坠、流淌等)

1)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①涂料黏度低;

②涂层过厚;

③涂料中颜、填料量不足;

④施工时气温太低,湿度大;

⑤喷涂施工时喷枪与墙面距离太近,或涂料未搅匀,上层涂料过稀。

2)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要求涂料的黏度合格,颜、填料的配比适当,并一定要在施涂前搅拌均匀;

②施工温度在10℃以上,相对湿度小于85%;

③涂料每道不可涂装太厚,施工工具(刷子或辊筒)每次蘸涂料量不可太多。

2.涂膜遮盖力不良

1)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①涂料本身的遮盖力不良;

②涂料黏度低;

③对于有沉淀分层的涂料涂装前没有充分搅拌均匀;

④底漆或腻子层与面涂料的颜色差别较大。

2)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选用遮盖力(对比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涂料;

②对于有沉淀或分层的涂料在涂装前要充分搅拌均匀;

③调整底涂料或腻子的颜色尽量一致,或者多涂装一道面涂料。

3.涂膜起皮、脱落等

1)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①涂料本身成膜不好;

②涂料中颜、填料含量过高,基料用量低(即PVC值过高,超过CPVC);

③基层疏松或不干净;

④进行基层找平时用的腻子黏结强度低,并在腻子未干时就施涂涂料;

⑤基材过于平滑,附着力不好。

2)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

②生产涂料时选用合适的颜料—基料比;

③处理好基层,使其符合涂刷要求;

④找平层施工时选用质量符合要求的腻子。

4.厨房、卫生间墙面涂层开裂、卷皮、脱落

1)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①涂料本身耐水性差、耐热性差;

②腻子耐水性差。

2)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选用耐水性好的涂料作为厨房、卫生间用涂料;

②选用耐水性好的腻子,如聚合物乳液水泥腻子、粉状聚合物改性水泥腻子等。

5.新施工的涂膜即泛黄

1)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①涂料中可能含有灰钙粉等强碱性材料。含有灰钙粉等强碱性材料的乳胶漆,当应用于旧墙面时,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涂膜会发生不均匀的泛黄。其原因是基层旧涂膜中的盐类物质或者其他有机物迁移到涂膜表面,与涂膜中的钙离子等发生反应导致涂膜泛黄。

②选用耐水性好的腻子,如聚合物乳液水泥腻子、粉状聚合物改性水泥腻子等。

5.新施工的涂膜即泛黄

1)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

①涂料中可能含有灰钙粉等强碱性材料。含有灰钙粉等强碱性材料的乳胶漆,当应用于旧墙面时,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涂膜会发生不均匀的泛黄。其原因是基层旧涂膜中的盐类物质或者其他有机物迁移到涂膜表面,与涂膜中的钙离子等发生反应导致涂膜泛黄。

②乳胶漆和聚氨酯涂料同时施工。乳胶漆用于涂装墙面,聚氨酯涂料往往用于涂刷木质的墙裙和家具、房门等部位。有的聚氨酯涂料中含有较多的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涂料干燥过程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挥发,这不但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还会导致乳胶漆泛黄。如果两者同时施工,墙面涂装的乳胶漆的颜色会发生黄变,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2)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这种情况下避免泛黄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适当的封闭底漆对旧墙面进行封闭处理,二是在旧墙面批涂一道腻子。前一种方法效果较为可靠。

②应避免墙面的乳胶漆和聚氨酯涂料同时施工。最好是在聚氨酯涂料完全干透后再施工乳胶漆,以避免乳胶漆膜泛黄现象。

6.使用刮涂和滚涂相结合的方法施工内墙涂料

滚涂—刮涂施工方法主要是针对流平性不良、表观黏度稠厚的乳胶漆而采用的一种专用方法。

内墙涂料最常见的施工方法是滚涂和刷涂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即先用长毛辊筒满蘸涂料滚涂,紧接着再用排笔跟着顺涂一道。这对于流平性好的涂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施工方法,例如有些墙面溶剂型建筑涂料仍然沿用这种方法施工。但是,对于流平性不良的涂料,例如现在有一些乳胶涂料,使用该方法施工时所得到的涂膜刷痕严重,装饰效果不好。即滚涂后即使再使用排笔顺涂,仍不能够满足流平性要求,会在涂膜上留下显眼的刷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刮涂和滚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刮涂是对腻子、仿瓷涂料和某些真石漆等厚质涂料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将这种方法和滚涂施工相结合,是施工人员根据某些稠厚乳胶涂料的流平性不良所采用的特殊处理措施,经这样施工所得到的涂膜平整度高,质感光滑细腻。

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时,涂料施工时的黏度需要比滚涂—刷涂法大一些。因而,施工时乳胶漆就不必再用水稀释,而是直接进行滚涂即可。对于黏度本来很低,滚涂不能够得到一定厚度涂膜的涂料,则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施工。

采用滚涂—刮涂法施工时,先用辊筒满蘸涂料滚涂,紧接着不是用排笔顺涂,而是采用塑料刮板或者不锈钢刮板轻轻刮涂一道,即将辊筒滚涂时留下的凹凸斑坑刮平。先用辊筒滚涂的面积不要太大,一般视涂料干燥性能和施工干燥条件,滚涂3~5m2即需要紧跟着刮涂。

这种施工方法对刮涂技术有一定要求,需要刮涂得轻而均匀。若刮涂时用力太重,可能会导致涂膜太薄,甚至将涂料全部刮掉。

此外,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时还应注意在刮涂接头处要收好头,不要留下接头痕迹。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长时间的施工锻炼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