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以硅酸盐水泥、石英砂为主要成分,掺入一定量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粉状材料,经与水拌合后调配成可刷涂或喷涂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浆料,也可采用干撒方式压入未完全凝固的水泥混凝土表面。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一般具有自动修复、整体防水、“永久”防水、抗腐蚀、无毒、无害等特性。
配制方法
1.采购母料配制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采购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活性母料生产防水涂料的参考配方
原材料名称 | 技术要求 | 功能与作用 | 用量(质量/%) |
水泥 | 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 52.5级) |
作为涂料的成膜物质和结晶 活性母料的载体 |
87 |
渗透结晶型 活性母料 |
提供向混凝土中渗透结晶的 活性物质 |
4 | |
粉状硅酸钠 | 模数>2.0 | 助凝作用 | 3 |
石英砂 | 80目的过筛石英砂,不能 使用磨细砂 |
填料和载体 | 5 |
甲基纤维素 | 黏度型号为150000 一 200000MPa·s的产品 |
使涂膜具有保水性和改善施 工性能 |
1 |
由于活性结晶母料易吸水、易潮解,因而在雨天或空气湿度高于65%时不宜生产;生产的产品应在5h内进行包装。产品在包装时应注意必须内加塑料袋。
2.无需母料配制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为选用具有渗透结晶性能的材料,例如硅酸钠、硅灰、氧化镁(配套以高锰酸钾或高铝水泥为促进剂)等。
无需母料配制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配方
原材料 | 磨细 石英砂 |
熟石灰 | 速溶 硅酸钠 |
硬脂 酸铝 |
糖钙 缓凝剂 |
UNF型 减水剂 |
硅灰 | 水泥 |
用量/% | 25.0 | 5.0 | 3.0 | 3.0 | 0.2 | 1.0 | 9.0 | 55.0 |
技术要求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性能
序号 | 试验项目 | 性能指标 | |
1 | 外观 | 均匀、无结块 | |
2 | 含水率/% | ≤1.5 | |
3 | 细度,0.63mm筛余/% | ≤5 | |
4 | 氯离子含量/% | ≤0.10 | |
5 | 施工性 | 加水搅拌后 | 刮涂无障碍 |
6 | 20min | 刮涂无障碍 | |
7 | 抗折强度/MPa, 28d | ≥2.8 | |
8 | 抗压强度/MPa, 28d | ≥15.0 | |
9 | 湿基面黏结强度/MPa, 28d | ≥1.0 | |
10 | 砂浆抗渗性能 | 带涂层砂浆的抗渗压力/MPa, 28d | 报告实测值 |
抗渗压力比(带涂层)/%,28d | ≥250 | ||
去除涂层砂浆的抗渗压力/MPa, 28d | 报告实测值 | ||
抗渗压力比 (去除涂层)/%,28d |
≥175 | ||
11 | 混凝土抗渗性能 | 带涂层混凝土的抗渗压力/MPa, 28d | 报告实测值 |
抗渗压力比(带涂层)/%,28d | ≥250 | ||
去除涂层混凝土的抗渗压力/MPa, 28d | 报告实测值 | ||
抗渗压力比(去除涂层)/%,28d | ≥175 | ||
带涂层混凝土的第二次抗渗压力/MPa, 56d | ≥0.8 |
施工应用
1.基层要求与处理
①基本要求。使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混凝土基体表面应平整、干净、不起皮、不起砂、不疏松。
②基层处理。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前,对混凝土基层表面应进行下列处理:
基层表面的蜂窝、孔洞、缝隙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凸块应凿除。
施工前,应清除浮浆、浮灰、油垢和污渍等。
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应清除干净。
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应打毛处理,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混凝土基体应充分湿润,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
③细部构造处理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前应先对细部构造进行密封或增强处理。
2.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施工
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材料的单位面积用量和施工遍数。
①粉状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粉状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应按产品说明书提供的配合比控制用水量,配料宜采用机械搅拌。配制好的材料应色泽均匀,无结块、粉团。
拌制好的粉状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从加水时起计算,材料宜在20min内用完。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时地搅拌混合料。不得向已经混合好的粉料中另外加水。
多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刷方向。
采用喷涂施工时,喷枪的喷嘴应垂直于基面,合理调整压力、喷嘴与基面距离。
每遍涂层施工完成后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第二遍作业。
涂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喷雾干湿交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2h。
不得采用蓄水或浇水养护。当使用干撒法施工,干撒粉状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30min以内进行,如先浇筑混凝土,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干撒完毕。
养护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应将表面析出物清理干净。
②液态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先将原液充分搅拌,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比例加水混合,搅拌均匀,不得任意改变溶液的浓度。
喷涂时应控制好每遍喷涂的用量,喷涂应均匀,无漏涂或流坠。
每遍喷涂结束后,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间隔一定时间后喷洒清水养护。
施工结束后,应将基体表面清理干净。
工程应用
1.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由厂家专业人员到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指导示范。
2)工具准备
钢丝刷、棕扫帚、墩布、空气压缩机、喷雾器具、专用尼龙刷、半硬棕刷、湿草袋或塑料薄膜(防雨、晒、沙尘等)。
3)材料准备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进场应有相关资料及合格证且经复试合格。
2.施工条件
施工环境温度以5~30℃为宜,遇雨天应停止施工,已施工的工作面应采取防雨水冲刷措施;气温过高时,宜早、晚施工;混凝土表面应当毛糙、干净,提供充分开放的毛细管系统以利于渗透。
3.施工方法
1)防水材料调制灰浆的调制:将粉料和水倒入容器内,搅拌3~5min,必须充分搅拌均匀,一次搅拌料不宜过多,以20min内用完为宜。
2)防水基层处理
清理集水坑基层及四周内壁,防水基面必须粗糙、干净,无污渍、尘土、油脂等物质,用水充分润湿至饱和(但无积水),以提供充分开放的毛细管道有利于渗透;清理剔凿合格后的桩头和桩身(垫层上部分),用钢钎铲除桩头松动的混凝土及浮土,将桩头、桩身以及桩身周围500mm内的混凝土垫层用钢丝刷刷成粗糙毛面,用棕扫帚将碎石、浮土扫走,然后用空气压缩机将清理不到位的碎屑吹走,最后用清水和墩布冲洗干净。除了桩头要求清理干净外,桩身与底板垫层的交接处同样要求仔细清理,不能有残留浮土和灰尘。
3)涂刷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涂刷范围。垫层以上桩头、桩身及距桩身500mm内的承台垫层;集水坑底面及四壁。
②涂刷遍数。集水坑底面涂刷2道,立面涂刷3道;桩头、桩身部位涂刷3道,垫层涂刷2道。
③涂刷要求。涂刷时要做到涂层均匀不漏涂,采取先沿横向顺向用力涂抹1遍,再沿纵向顺向用力涂抹1遍,以保证凹凸处都能涂到并达到均匀。当涂刷第2遍时,一定要等第1遍基本终凝,表面泛白但仍呈潮湿状态时进行,如太干则需先洒水,按照以上标准进行第2遍、第3遍纵横均匀涂刷,最后湿润养护48h。
④对于阴阳角处必须注意涂料要刷均匀,阳角要刷到,薄弱部位要加强处理,阴角及凹陷处涂层不能太厚,否则容易开裂。
⑤在刷涂防水涂料前,如桩头或集水坑防水基层表面有不超过0.4mm的裂缝,也可应用赛柏斯涂料进行修补,即用水浸渍裂缝处混凝土表面,让水浸透混凝土,然后去掉表面明水,再在裂缝处及四周涂抹1层灰浆,用专用刷子仔细涂抹均匀。
4.成品养护
涂层呈半干状态后开始用雾状水喷洒养护,用净水养护,水流不能过大,否则会破坏涂层。一般每天需喷水3~4次,连续2~3d,在热天或干燥天气要多喷几次,防止涂层过早干燥,应避免4℃以下低温施工;施工后48h内必须防避雨淋、沙尘暴、霜冻、暴晒及污水等。露天施工用湿草袋覆盖较好,但要避免涂层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