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建筑防水涂料是无定形材料(液体、稠状物、粉剂加水现场拌和、液+粉现场拌和),通过现场刷、刮、抹、喷等操作,可固化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膜层材料。
组成
防水涂料通常由基料、填料、分散介质和助剂等组成,当将其直接涂刷在结构物的表面后,其主要成分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便可形成防水膜,并能获得所期望的防水效果。
1.基料
基料又称主要成膜物质,在固化过程中起成膜和黏结填料的作用。土木工程中常用防水涂料的基料有沥青、改性沥青、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等。
2.填料
填料主要起增加涂膜厚度、减少收缩和提高其稳定性等作用,而且还可降低成本。因此,也称为次要成膜物质。常用的填料有滑石粉和碳酸钙粉等。
3.分散介质
分散介质主要起溶解或稀释基料的作用,因此也称为稀释剂。它可使涂料呈现流动性以便于施工。施工后,大部分分散介质蒸发或挥发,仅一小部分分散介质被基层吸收。
4.助剂
助剂起改善涂料或涂膜性能的作用,通常有乳化剂、增塑剂、增稠剂和稳定剂等。
优点
(1)使形状复杂、节点繁多的作业面操作简单易行,防水效果可靠;
(2)可形成无接缝的连续防水膜层;
(3)使用时无需加热,便于操作;
(4)工程一旦渗漏,易于对渗漏点做出判断及维修。
缺点
(1)成型受环境温度制约;
(2)膜层的力学性能受成型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反应固化型的产品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水乳型聚合物改性沥青基产品受温度影响,因成型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异同,膜层的力学性能有区别;
(3)受基面平整度的影响,膜层有薄厚不均的现象。
胎体增强材料
胎体增强材料是指在涂膜防水层中增强用的聚酯无纺布、化纤无纺布、玻纤网格布等材料。
项目 | 质量要求 | |||
聚酯无纺布 | 化纤无纺布 | 玻纤网格布 | ||
外观 | 均匀无团状、平坦无折皱 | |||
拉力 (宽50mm)/N |
纵向 | ≥150 | ≥45 | ≥90 |
横向 | ≥100 | ≥35 | ≥50 | |
延伸率/(%) | 纵向 | ≥10 | ≥20 | ≥3 |
横向 | ≥20 | ≥25 | ≥3 |
分类
防水涂料按液态类型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和反应型3种。溶剂型涂料种类繁多,质量也好,但是成本高,安全性差,使用不是很普遍;水乳型涂料在工艺上很难将各种补强剂、填充剂、高分子弹性体均匀分散于胶体中,只能用研磨法加入少量配合剂,反应型聚氨酯为双组分,易变质,成本高;反应型涂料产品能抗紫外线,耐高温性好,但断裂延伸性略差。
按成膜物质的主要成分分为沥青类、沥青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和高分子类。
贮运
防水涂料应贮存于清洁、密闭的塑料桶或内衬塑料桶的铁桶中,容器表面应有明显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标记、净重、商标、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有效日期、运输和贮存条件。不同规格、品种和等级的防水涂料应分别存放。存放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水乳型涂料贮存和保管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溶剂型涂料贮存和保管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防水涂料运输时应防冻,防止雨淋、暴晒、挤压、碰撞,胎体材料贮运、保管环境应干燥、通风,并远离火源。
抽检
进场的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同一规格、品种的防水涂料,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胎体增强材料,每3000 m2为一批,不足3000 m2按一批抽样。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应检验其固体含量、耐热度、柔性、不透水性和延伸率;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应检验其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柔性和不透水性;胎体增强材料应检验其拉力和延伸率。
发展史
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科研、设计、生产单位的紧密联合与共同努力,使防水涂料基本上形成了不同档次的系列化产品。已不局限在旧房维修和低等级建筑上应用,完全可以满足其他各类建筑工程防水,从产品质量到应用技术都有很大提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防水涂料具有施工方便、环保、有装饰功能等作用。例如,溶剂型向水乳型发展,薄质型向厚质型发展,煤焦油基(包括古马隆树脂、苯乙烯焦油基)聚氨酯防水涂料向沥青基聚氨酯防水涂料过渡发展,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向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发展,只能应用于隐蔽防水工程涂料向外露、彩色、抗老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