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胶

25字数 1477阅读模式

简介

沥青胶是由沥青和适量粉状或纤维状矿物填充料均匀混合配制的。矿物填充料可提高沥青的耐热性、柔韧性、黏结力和温度稳定性。沥青胶也叫沥青玛蹄脂(mastic)。

沥青胶

分类

沥青胶有石油沥青胶和焦油沥青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耐热度、柔韧性和黏结力三项,其中标号是按照耐热度划分的。沥青胶用于防水卷材与基层、防水卷材之间的粘贴和面层绿豆砂的粘结。石油沥青胶有热用和冷用两种,焦油沥青胶只能热用。

配制

热沥青胶的熬制

1)材料选择。沥青材料应对其来源、品种、标号注意选择。一般选择建筑石油沥青作为屋面和地下防水工程用胶粘剂,其标号为20号、30号建筑石油沥青或60号道路石油沥青及其熔合物。填充料可选择粉状或纤维状,粉状(滑石粉、云母粉、粉煤灰、石棉粉等)填充料要求大于0.085mm颗粒不超过15%,堆积密度为400~700kg/m3,含水量在3%以内,能吸油,高温下不变质、不起化学反应。纤维状(石棉绒)填充料要求纤维要短,粉粒要细,要求全部通过0.21mm的筛孔。如配制耐酸沥青胶则必须用耐酸粉料。

2)配制要求。应满足楼屋面使用条件、坡度及当地最高气温等因素确定的标号要求,并应达到耐热度、柔韧性、黏结力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3)试验确定配合比。沥青胶熬制时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填充料在石油沥青中的掺量,一般粉状料掺量为10%~25%;纤维状料掺量为5%~10%,并掺入一定量的催化剂(硫酸铜、氧化锌),以加速熬制。

4)熬制方法。熬制前应在现场搭设沥青锅灶,沥青锅用5mm厚钢板焊制,一般为矩形,容积为0.5m3左右,锅底可制成弧形,灶膛要适当降低,烟道与烟囱要适当加高,以利于抽风、排烟。宜做成上下两锅,高差200~300 mm,间距约1m,中间用铁皮槽连接,锅下各单独设灶口。

熬制前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计量下料,采用固体沥青配料可用质量比,采用熔化的沥青配料可用体积比。如沥青块度大,应先将其打成碎块,块度为80~100mm左右。

熬制时沥青装入上锅,装入量不超过锅容量的2/3。然后加热升温至160~180℃,使其熔化脱水,边加热边搅拌,并且在打捞干净表面的悬浮物、沥青全部熔化、杂质沉淀后,用铁勺顺槽将沥青液注入下锅(注入量亦不超过锅容量的2/3),再行熬制,边熬边拌,达到表面清亮没有泡沫时,再将经过120~140℃脱水预热后的填充料按比例掺入其中,搅拌均匀即可。

在熬制过程中要注意掌握温度的变化,可用300℃棒式温度计插入沥青液面下100mm左右观测。观测时宜用温度计在其中搅动,以随时掌握温度的变化情况,不使温度升得太快太高。加热温度过高会使沥青老化、碳化变脆;过低则脱水不够。沥青的熬制温度应不高于240℃,加热熬制时间一般为3~4h,不可过长。

熬制的沥青胶应进行耐热度、柔韧性和黏结力试验,每项按要求取三个试件,试验结果应符合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

冷沥青胶的配制

冷沥青胶是由石油沥青、填充料和溶剂等配合而成的。沥青为10号、30号建筑石油沥青或60号道路石油沥青,溶剂为快挥发性的汽油、苯和慢挥发性的轻柴油、煤油等,填充料同热沥青胶。

配制方法是先将石油沥青加热熔化、沉淀、脱水,再冷却到140℃(如用快挥发性溶剂,需冷却到110℃),然后加入溶剂(溶剂中预加定量的油酸)进行搅拌,开始时加入2~3L,以后每次加入5L,待溶剂全部加完,搅拌均匀。当温度降到70~80℃时,再加入已预热干燥的填充料,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冷沥青胶外观为有光泽的黑色黏稠液体,可用于卷材叠层的黏结料,或以玻璃布、玻璃纤维毡作衬材的多层防水作业,也可直接作为防水涂料、防腐涂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