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涂料

113阅读模式

保护建筑物构件不被水渗透或湿润,能形成具有抗渗性涂层的涂料,称为防水涂料。涂料是一种流态或半流态物质,传统上称为“油漆”。油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产及科学的发展,现在作为涂料的基料,已远远突破桐油和天然漆的范围,许多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无机材料被应用。因此,“油漆”已无法概括所有涂料产品,故采用涂料这一统称。

组成

组成涂料的物质可概括为:主要成膜物(包括基料、胶粘剂、硬化剂等)、次要成膜物(包括颜料、填料)及辅助成膜物(包括溶剂、分散剂、催干剂等)三类。当其被涂覆于基体表面后,溶剂(包括水)等可挥发物质挥发,不挥发部分干固(或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连续薄膜,牢固地附着于基体表面,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而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

特性

防水涂料为建筑涂料的一种。特别适合于结构复杂不规则部位的防水,并能形成无接缝的防水膜。它大多采用冷施工,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劳动条件。防水涂料可人工涂刷或喷涂,操作简单,进度快,便于维修。涂膜具有耐水、耐候、耐酸碱等特性及一定抗拉强度和延伸性能,能适应基层局部变形及裂缝。但防水涂料为薄层防水,且防水层厚度很难保持均匀一致,致使防水效果受到限制。

为满足防水工程的要求,防水涂料必须具备以下性能:

1)固体含量。系指涂料中所含固体比例。涂料涂刷后,固体成分将形成涂膜。因此固体含量多少与成膜厚度及涂膜质量密切相关。

2)耐热性。系指成膜后的防水涂料薄膜在高温下不发生软化变形、流淌的性能。

3)柔性(也称低温柔性)。系指成膜后的防水涂料薄膜在低温下保持柔韧的性能。它反映防水涂料低温下的使用性能。

4)不透水性。系指防水涂膜在一定水压和一定时间内不出现渗漏的性能。是防水涂料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

5)延伸性。系指防水涂膜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防水涂料成膜后必须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以适应基层可能发生的变形,保证涂层的防水效果。

分类

防水涂料按液态类型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和反应型三大类;按主要成膜物质的不同,分为沥青类、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及合成高分子类三类。

(1)沥青基防水涂料。沥青基防水涂料有溶剂型和水乳型两类。溶剂型涂料即液体沥青(冷底子油),水乳型涂料即乳化沥青。根据建材行业标准《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JC408—2005,产品按性能分为H型和L型。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采用橡胶、树脂等高聚物对沥青进行改性处理,可提高沥青的低温柔性、延伸率、耐老化性及弹性等(详见第五章)。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一般是采用再生橡胶、合成橡胶或SBS聚合物对沥青改性,制成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

(3)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为基础组成的材料。它与常用建筑材料(钢、水泥、砖、木材等)相比较,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强度与质量之比)高、耐水性及耐化学侵蚀性强、抗渗性及防水性好、装饰性好、易加工等许多特点,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