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的有关规定,防渗方案和相应技术要求可按表的规定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图5.6.1)可分为单衬、双衬等类型。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方案选择
注:k为渗透系数(cm/s),d为土层厚度(m)。
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示意图
1—垃圾;2—土工织物滤层;3—透水料;4—土工膜;5—压实土;6—基土;7—集液层;8—检测层
生活垃圾填埋和危险废物填埋的防渗设计等应按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相应标准执行。
2、填埋场的双衬防渗系统应包括渗沥液集液层和渗沥液检测层,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渗漏检测。渗沥液集液层在填埋场运行期间用于控制防渗土工膜HDPE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应超过300mm,渗沥液检测层发现防渗层出现渗漏现象时,可及时采取措施。
3、填埋场最终填满后应及时封场,防止长期降水入渗。封场系统自下而上应包括气体导排层、防渗层、雨水导排层、最终覆土层和地面植被层。
填埋场最终的封盖结构设计应重点考虑:便于维管和防止雨水渗入废料中,宜减少渗沥液的产生。封盖系统从填埋废弃物顶部开始,向上由多层构成,它们的做法与功能如下:①排气层:收集和排走因废料分解而来的可燃气体(甲烷)和其他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可为300mm厚的中粗砂层,或以带孔塑料管代替,再以竖管导出处理,或作能源。②防渗层:可用低透水性压实黏土或土工膜建成。③雨水导排层:防止雨水下渗,并将其导走。可采用300mm厚的洁净粗粒料,如SP(级配不良砂),底部有斜坡不缓于3%。亦可采用导水率相当于上述粗粒料的土工合成材料。顶层要铺无纺土工织物滤层,防止被上覆土料堵塞或植被根系入侵。④地面覆土和植被层:用作表面绿化和防冲。可为600mm厚的填土和地表耕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