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成立了第一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讨论会

1984年成立了第一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讨论会

纵观我国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史,可将其应用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80年代中期以前的初创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开始的逐渐成熟阶段。可以说,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几乎已渗透到岩土工程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各个角落,充分说明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07—2010年在上海青草沙水库工程中,使用了近1.05亿m2土工合成材料,其中:土工织物1亿m2(即:防老化有纺土工织物2805万m2;无纺土工织物361.54万m2);复合土工膜3.37万m2;加筋土工格栅2.71万m2;塑料排水板400万m。

我国1984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土工织物科技情报协作网”。1986年改名为“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协作网”,同年在天津召开了“全国土工织物学术讨论会”。后来人们把这次会议看成是第一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讨论会。1989年在沈阳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讨论会”,同时成立了国际土工织物学会中国委员会。1992年在江苏仪征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讨论会”。1994年成立了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Chinese Technical Association on Geosynthetics,简称CTAG)。1996年在上海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此后每四年召开一次会议。最近一次是2016年在武汉召开了“第九届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上述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和应用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