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鱼建筑物

92阅读模式

过鱼建筑物是在河流上修建闸坝后,为了让原本被阻断的回游鱼类能够顺利通过的一种设施。枢纽中的过鱼建筑物包括鱼道(鱼梯)、鱼闸、举鱼机等。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数百座过鱼建筑物,其中以鱼道最为常用。

最早的鱼道建于17世纪。到20世纪初,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建设与渔业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始重视过鱼建筑物的建设和研究。

过鱼建筑物

分类

目前鱼类的过坝措施主要有:鱼道(鱼梯)、鱼闸、升鱼机等。鱼道有斜槽式鱼道、加糙槽式鱼道、池式鱼梯、隔板式梯级鱼道等。鱼闸有竖井式和斜井式鱼闸。升鱼机有干运和湿运两种,以及输鱼车,集运鱼船等。

作用

在设计过鱼建筑物时,进出口的布置是非常关键的。入口需要具备良好的光线条件、足够的诱鱼流速和适宜的水深,以便让鱼类能够轻易地发现并进入其中;而出口则应该远离溢流坝和电站的取水口,以确保鱼类能够安全离开。

规范

《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NB/T 35054—2015)》

为减缓水电工程对鱼类的阻隔影响,规范水电工程过鱼设施的设计,统一技术要求,制定《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NB/T35054-2015)》。《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NB/T35054-2015)》适用于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水电工程过鱼设施的设计应做到技术可行、工程安全、运行可靠、经济合理、管理维护方便。

布置

过鱼建筑物的进口,应布置在不断有活水流出,而且容易为鱼类发现且易于进入的地方;进口的流速应比附近的水流流速略大,造成一种诱鱼流速,但不超过鱼所能克服的数值;一般要求水流平稳顺直,没有旋涡、水跃等现象,水质新鲜肥沃;为适应下游水位涨落,进口高程应当适宜,要保证过鱼季节在进口处有一定的水深(1.0~1.5m以上),当水位变化较大时,可设置不同高程的几个入口;进口常布置在岸边或电站、溢洪道出口附近。

过鱼建筑物的出口与溢流坝和水电站进水口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以防止过坝的鱼再被水流带回下游;出口应靠近岸边,且水流平顺,以便鱼类能沿着水流和岸边线顺利上溯;出口应远离水质有污染的水区,防止泥沙淤塞,并有不小于1.0m的水深和一定的流速,以确保鱼能迅速地被引入水库内。对于幼鱼的洄游,也可以通过鱼道、船闸、中低水头的溢洪道以及直径较大的水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