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植生毯,是采用植生毯生产机械将一定规格的植物纤维或合成纤维毯与种子植生带复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水土保持产品料,也被称为生态毯、环保植生毯、植物纤维毯、抗冲植生毯。
原理
植生毯作为一种护坡绿化材料,其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植生毯网格状结构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能够有效降低流速,将坡面的径流转变为漫流,减少坡面的冲刷情况。同时,植物纤维能够吸收一部分水分,增加坡面的保水能力,以及在植物根系生长前起到防风、固土、保温和保墒的作用,有利于护坡植物的生长。
其次,植物根系、植生毯和边坡形成了一个板块结构,限制了表层土壤的滑动,阻止了坡面在持续冲刷时“逐渐破坏”的现象。植物的根系形成了盘根交错的结构,与土壤紧密结合,形成天然的防渗层,减少了雨水的渗透,避免坡体自身重力增加,从而有效防止滑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此外,植生毯还可以附加草籽,根据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生长的草籽。附带草籽的植生毯在植生毯的下方附有草籽植生带,其中包括了三至四种混播的草籽、保水剂和肥料等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植生毯能够进一步提高边坡的防护和绿化效果。
分类
植生毯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椰丝植生毯、秸秆植生毯、混合植生毯等;而根据抗拉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加筋植生毯和抗冲植生毯。
椰丝植生毯
椰丝植生毯主要使用椰丝纤维作为原材料,适用于具有坡度的边坡。椰丝植生毯能够有效抵御雨水对坡面和植物的伤害。
秸秆植生毯
秸秆植生毯主要使用秸秆纤维作为原材料,适用于较平缓的边坡。秸秆植生毯的特殊材质能够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混合植生毯
混合植生毯是由椰丝纤维和秸秆纤维混合制造的护坡产品。混合植生毯既具有椰丝植生毯的抗冲刷能力,又具备秸秆植生毯的保湿保温特性,适用于河道边坡、高速公路边坡等多种场合。
加筋植生毯
加筋植生毯是由上下两层PP加劲网、椰丝纤维或秸秆纤维、植生带在机械下加工而成的边坡绿化护理产品,规格2×30米、加筋植生毯可以固定在任意角度的坡面上,具有高孔率、弹性佳的特性,可以提高冲刷面植物生长率,生长后不会形成“斑秃”,之后长成的草根、加筋植生毯、土壤三者紧密结合的连续面能达到防止水土的流失,减缓水流速度,边坡绿化护理目的。
抗冲植生毯
抗冲植生毯由加筋护网、复合纤维层、草籽、反滤层和薄纤维加工而成的河道护坡材料,抗冲植生毯为一种新型生态护坡工法;铺设后,草种发芽,形成植被护坡满足河道防洪要求。
根据植生毯的原材料和抗拉强度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植生毯类型,这些植生毯种类在不同的工程环境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标准
T/CHES 36-2020
T/CHES 36-2020 生态护坡 植生毯和植生袋应用技术规程(中国水利学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生毯和植生袋的设计、施工、检测及验收、养护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生毯和植生袋为护坡材料的水利水电及交通行业边坡的生态修复工程,其他行业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近期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DB21/T 2753-2017
DB21/T 2753-2017 植生毯与植生袋应用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植生毯与植生袋的术语和定义、植生毯与植生袋适用范围及施工辅助材料、技术数据的收集与调查、方案设计、施工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生产品为主的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工程,主要适用于河道护岸、公路边坡、矿山废渣场边坡及城市景观、公园绿化等。解决了边坡水土流失及边坡绿化等问题。
作用
植生毯的纤维排列呈现出三维结构,这不仅赋予了它良好的力学性能,还具有曲折的孔隙分布、优良的渗透和纵横向排水性能。通过将植生毯铺设于坡面上,它能够起到防风固土、保温保湿、抗冲刷以及绿化的作用。
首先,植生毯具有较高的抗风能力,能够有效减少风力对坡面的侵扰,防止风蚀和土壤流失。同时,植生毯的三维结构能够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减少降雨引起的水流冲击对坡面的影响。
其次,植生毯能够有效保温保湿。植物纤维的排列形成了一层保护层,可以阻止土壤中的水分过度蒸发,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此外,植生毯还能够减少土壤表面的温度变化,提供较为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植生毯的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排水性能。孔隙的分布使得水分能够顺利渗透至土壤中,并促进土壤层间的水分交换,有利于水分的均匀分布和排水。
最重要的是,植生毯还能够起到绿化的作用。铺设植生毯后,坡面上的草种可以逐渐生长并形成绿色植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氧气释放、土壤保持等。
施工
植生毯的施工步骤如下:
1. 准备工程:清理废土并加入种植土(约5-10厘米厚),夯实、整平、修坡,确保坡面符合施工要求。
2. 绿化种植:包括基质处理、绿化放样、种子撒播、草毯铺设和养护五个步骤。
(1) 基质处理:清理垃圾和杂草,细心整平种植土,确保良好的排水。检查土壤并杀灭病菌和害虫,7天后施加适量基肥,根据土地肥力适量施肥。
(2) 绿化放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首先进行草坪样片放样,如与实际现场情况不符,及时向工程监理报告以变更设计。经认可后,进行正式的放线。
(3) 播种:根据种子量和植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播种方法,如撒播、条播和点播等。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气候、土壤性质和苗木生长速度等因素来确定。对于大粒种子,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对于小粒种子,用细土进行覆盖,以确保种子不能被看到;对于细粒种子,可以不用进行覆土,播种后压实床面,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便于吸收水分发芽。播种后立即覆盖草毯,有助于保护和保湿。
(4) 草毯铺设:将草毯覆盖在播种后的土壤上,类似于铺设地毯,使用竹签或铅丝固定,以防止草毯脱落或被风吹开。
(5) 养护:播种后进行充分浇水,之后的养护根据天气和草种的特性来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充分的养护条件,可以不进行养护。
通过以上施工步骤,植生毯能够顺利铺设并发挥其水土保持和绿化功能。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施工质量和养护措施,以确保植生毯的效果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