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

194字数 1724阅读模式

简介

基坑一般指的是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者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附件2,深基坑工程指的是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这种工程对于土方的开挖、土方的支护、降水等方面存在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安全风险,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深基坑

支护

在选择深基坑支护方法时,需要根据基坑的土质条件、侧壁安全等级、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以选择最适合的支护方法。

深基坑支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1、2、3级。通过设置桩或连续墙,来支撑基坑的周边土体,以防止坍塌。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的情况。

2. 水泥土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2、3级。水泥土墙是指在基坑侧壁挖至一定深度后,进行土方开挖和墙体浇筑的方式,以增加侧壁的稳定性。

3. 土钉墙: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2、3级的非软土场地。土钉墙是在基坑侧壁上钻孔并插入钢筋,然后与钢筋连接的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组成的墙体,以增加侧壁的稳定性。

4. 逆作拱墙:逆作拱墙不适用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逆作拱墙通过在基坑侧壁上开挖深槽,并加固梁的方式,使侧壁形成一个逆拱结构,以增加侧壁的稳定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基坑。

5. 放坡: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3级。放坡是指在基坑侧壁上进行垂直或倾斜的土方开挖,以减少土体的压力,达到稳定坡面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稳定性要求较低的基坑。

放坡

深基坑的放坡比例确实要结合具体的土质条件和基坑支护方式来确定。自然放坡的比例一般在0.5~1之间,但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此外,根据周边建筑物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放坡比例。

在建筑中,放坡并不是一概全以垫层下平开始放坡,而是根据垫层材料的不同来确定具体的放坡方式。

对于管线土方工程,定额规定了不同挖沟槽土方深度的放坡系数。具体规定如下:

1. 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需要考虑放坡;

2. 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 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 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 挖土深度大于5m,需要根据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确定边坡的放坡比例。

施工

施工原则

基坑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基本原则的诠释:

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单位做好边坡及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各级井点先预抽水4—5天,待坑内水位下降至作业面标高下1米后开始挖土。

防止土体被扰动,产生较大变形。基坑开挖后,大部分变形会在最初的24小时发生。如果挖后再撑,在这期间,土体已经产生较大变形。至于分层开挖,因为教深的基坑,一次开挖到底,边坡土体也会产生较大变形。因此,分层开挖,先撑后挖是基坑开挖 的原则。

防护措施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深基坑安全防护措施:

1. 爆破工作:

- 在主爆孔覆盖砂袋,个别危险地带全部覆盖草袋与铁丝网。

- 加强警戒,严格控制爆破的起爆时间,并及时通知周围的作业人员。

- 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克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

2. 爆破器材的保管:

- 对爆破器材进行严格的保管和发放,确保安全。

- 对导爆索进行剪断时,保证切口平整,并保留一定的安全储备系数。

3. 爆破器材的保管和检验:

- 对炸药箱和导爆索箱进行堆放,堆高不得超过限定高度,箱堆间距不小于0.3m,与墙壁的间距不小于0.5m。

- 进行定期的检验,包括产品的包装和外观以及各项性能指标。

4. 放炮产生的震动和飞石可能对周围的房屋和车辆造成影响时,采取措施:

- 采用分层浅孔效台阶式导爆管和毫秒微差松动控制爆破,避免出现飞石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炮被来保护周边的建筑物、行人、车辆等。

需要强调的是,在爆破工作中,需要与设计和监理部门保持联系,并根据工程进展和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修补。此外,爆破工作除了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外,还需进行专业的爆破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