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女儿墙,别名孙女墙、娘娘墙、睥睨、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指的是建筑物凸出屋顶的矮墙,女儿墙在建筑上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做好防水收头,也就是常说的女儿墙泛水,同时女儿墙还有保护人员安全、装饰建筑立面的作用。
女儿墙有混凝土压顶时,高度按楼板顶面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不同的规范中,对这女儿墙高度有不同要求,一般都是限制高度,因为女儿墙属于非结构构件,在地震时是不安全因素。
高度
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一般多层建筑的女儿墙高1.0~1.20m,但高层建筑则至少1.20m,通常高过胸肩甚至高过头部,达1.50~1.80m。这是避免俯瞰时心悸目眩,发生危险而采取的措施。如果要使平顶上视野开阔,可在1.0m实墙以上加作金属网栏,以策安全。
泛水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简单说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书中解释: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
压顶
女儿墙压顶指的是浇筑困凝土在女儿墙顶部位置,再在里面配上2条通长细的钢筋,一次性地压住女儿墙,使其有很好地整体性、连续性,压顶的词汇既可代表名词也可表示动词,名词词性的压顶。代表的是女儿墙的一部分;动词词性的压顶则表示的是压住女儿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儿墙压顶。
做法
女儿墙砌砖240MM,墙高一般600~800MM,墙顶有60~80mm厚的C15混凝土压顶,内配2X直径6mm通长钢筋,分布筋为直径6mm的间距1000mm,在长度6~8m应设墙中240X240mm混凝土柱,女儿墙双面水泥砂浆抹灰,高度大于250处里侧应做防水层固定凹槽。
来历
女儿墙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在当时的宫廷中,因为男女性别歧视,女性地位较低,很难得到充分关注和保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太宗决定在宫廷内设置一道低墙,将宫女与男性分隔开来,以确保女性的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墙逐渐演变为一处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并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明代,女儿墙的应用逐渐普及,成为宫廷中不可或缺的建筑之一。进入清代,女儿墙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并赋予了更深刻的政治含义。
在清代,女儿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女性的安全,也具有政治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皇帝对女性的特殊关注和保护,也代表着皇宫的封闭和神秘。女儿墙成为皇帝权威和宫廷文化的象征,体现了社会性别关系的重要角色。它的存在使得宫廷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和规则,同时也体现了宫廷内权力和阶级的差异。
问答
女儿墙渗水处理方法
1、泛水高度不够,可以适当提高女儿墙泛水檐的高度。
2、转角处没有做成钝角,可以在找平层做成直径100-150mm钝角。
3、最好采用倒置式屋面施工,既保护了防水层免受高温、紫外线的影响而老化,又减小了保温层水分冻结对女儿墙产生的推力。
女儿墙用不用止水螺杆
女儿墙螺杆洞封堵规范要求如下:混凝土外墙,除地下室覆盖高度以下、女儿墙泛水高度范围内区域外,必须采用带止水环的对拉螺杆,表面砂浆粉刷与灰饼平,砂率不宜过粗。将膨胀水泥砂浆(掺量为水泥用量的4%~5%)由外到内用铁抹子从外墙抹至螺栓孔。
女儿墙中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1、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米;
2、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3、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4、一般女儿墙高度超过500毫米时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4米。根据计算,女儿墙不设置构造柱时最大悬臂高度为0.93米,女儿墙设置构造柱时最大悬臂高度为1、3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