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基础

34
摘要以砖为砌筑材料,形成的建筑物基础,是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砌筑方法,现代常与混凝土结构配合修建住宅、校舍、办公楼等低层建筑。常见的砌筑方法为“两皮一收”或“一皮一收与两皮一收相间”。砌筑时为保证最底层的整体性良好,底层采用“全丁法”砌筑。砖基础主要指由烧结普通砖和毛石砌筑而成的基础,...

砖基础

以砖为砌筑材料,形成的建筑物基础,是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砌筑方法,现代常与混凝土结构配合修建住宅、校舍、办公楼等低层建筑。常见的砌筑方法为“两皮一收”或“一皮一收与两皮一收相间”。砌筑时为保证最底层的整体性良好,底层采用“全丁法”砌筑。砖基础主要指由烧结普通砖和毛石砌筑而成的基础,均属于刚性基础范畴。

砖基础特点

砖基础的优点是可就地取材、价格低、砌筑方便,其缺点是强度低且抗冻性差。

砖基础长度

砖基础的外墙墙基按外墙按中心线的长度计算;内墙墙基按净长度计算。

砖基础大放脚

砖基础多用于低层建筑的墙下基础,其剖面一般都做成阶梯形。一般来说,在砖基础下面,先做1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大放脚从垫层上开始砌筑,为保证大放脚的刚度,大放脚应做成“两皮一收”或“一皮一收”或“一皮一收”与“两皮一收”相间隔。“一皮即”一层砖,标志尺寸为60mm。一次两边各收进1/4砖长。

砖基础材料要求

因为砖强度低且抗冻性差,所以在寒冷而又潮湿地区采用不理想。为保证耐久性,砖与砂浆的强度等级,根据地区的潮湿程度及寒冷程度有不同的要求,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的规定,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表7.3的要求。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

地基土的潮湿程度 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 混凝土砌块 石材 水泥砂浆
严寒地区 一般地区
稍潮湿的 MU10 MU10 MU7.5 MU30 MU5
很潮湿的 MU15 MU10 MU7.5 MU30 MU7.5
含水饱和的 MU20 MU15 MU10 MU40 MU10

注:

1、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如采用时,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其孔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的混凝土灌实。

2、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表中材料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砖基础断面面积

砖基础一般包括基础墙和大放脚(等高式、不等高式)两部分。大放脚是墙基下面的扩大部分,分等高和不等高(间隔)两种。

等高大放脚,每步放脚层数相等,高度为126mm(两皮砖加两灰缝);每步放脚宽度相等,为62.5mm(一砖长加一灰缝的1/4)。

不等高(间隔)大放脚,每步放脚高度不等,为63mm与126mm互相交替间隔放脚;每步放脚宽度相等,为62.5mm。

砖基础的断面面积=标准墙厚面积+大放脚增加的面积

=标准墙厚X (设计基础高度+大放脚折加高度)

大放脚折加高度=大放脚增加的面积/墙厚= △S/B

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包括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扣除地梁(圈梁)、构造柱所占体积,不扣除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及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砂浆防潮层和单个面积≤0.3m2的孔洞所占体积,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不增加。

基础长度:外墙按外墙中心线,内墙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砖基础工程量包括的范围:

①条形砖基础工程量为基础墙体积与大放脚体积之和;

②砖柱独立砖基础工程量为基础部分柱身体积与大放脚体积之和。

砖基础工程量计算公式

①砖墙砖基础计算公式:砖基础工程量=砖基础长度×砖基础断面面积

②砖基础断面面积确定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墙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折算断面积

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墙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折加高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