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

9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承受建筑物重量,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根据土层的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地基可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与地基土接触的部分,它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

地基-图片1

在建筑工程中,承受建筑物重量,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根据土层的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地基可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与地基土接触的部分,它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地基-图片2

地基分类

(1)天然地基

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需人工处理就能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称为天然地基。

(2)人工地基

当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差,如淤泥、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作为地基没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对土层必须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在其上建造房屋,这种天然地基采用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后形成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规定,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冲填土。素填土为由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组成的填土。经过压实或夯实的素填土为压实填土。杂填土为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冲填土为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

地基-图片3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地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置换法

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替代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的地基处理方法。

(2)排水固结法

是施加荷载与加快排水,促使土体中的水排出、孔隙减小、土体密实和强度提高的地基处理方法。

(3)振(挤)密法

是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孔隙减小、强度提高的地基处理方法。

(4)掺入固化物法

是通过灌浆、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等方法向地基土体掺入水泥等固化物,经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抗剪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地基处理方法。

(5)加筋法

是在土中设置强度较高、模量较大的筋材形成加筋土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6)复合地基

是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后,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如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基、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等。

地基-图片4

地基设计要求

1.强度要求

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变形要求

地基要有均匀的压缩量,保证建筑物在许可的范围内均匀下沉,避免不均匀沉降,防止建筑物产生开裂变形。

3.稳定性要求

要求地基具有抵抗产生滑坡、倾斜的能力,当地形高差较大时,应加设挡土墙,防止滑坡变形的出现。

4.经济性要求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工期、工程量及造价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造价低的不足3%、高的可达35%以上,相差十多倍。

如果所选建筑基地土质较差,将需要地基的人工处理和上层建筑物的加固措施,或加大基础埋置深度;大量开挖土方,延长了工期,增加了基础的工程量和造价。同样的建筑物,由于选择不同的地基方案和采用不同基础构造,其工程造价也将产生很大的差别。因此,通常应尽可能选择良好的天然地基,争取做浅基础,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使设计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人工地基的处理

地基处理是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地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置换法

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替代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的地基处理方法。

(2)排水固结法

是施加荷载与加快排水,促使土体中的水排出、孔隙减小、土体密实和强度提高的地基处理方法。

(3)振(挤)密法

是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孔隙减小、强度提高的地基处理方法。

(4)掺入固化物法

是通过灌浆、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等方法向地基土体掺入水泥等固化物,经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抗剪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地基处理方法。

(5)加筋法

是在土中设置强度较高、模量较大的筋材形成加筋土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6)复合地基

是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后,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如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基、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等。

地基和基础的区别

1.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的作用是承受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

2.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

继续阅读